前言
我一直都是帶著自己的 MacBook 上下班,最近幾個月都沒帶了,MacBook 在家中已經淪為實驗機,過著極不穩定的日子,因為今年工作單位佛心來著,每個人配了一台 PC - Acer Veriton S460,桌上放了 PC,若再放上 MacBook 就太擠了,不好辦公,所以 MacBook 就放家中不帶了,
可是已經用慣 Mac OS,在辛苦工作的同時,若沒有 Mac OS,就無法「苦中作樂」,於是就興起將 S460 改裝的念頭。在經過一番 Google 與 N 次的安裝測試之後,終於成功。
Mac OS X 預設就有支援 S460 的網卡,不支援顯示卡、音效卡,所以系統一裝完,沒有聲音,解析度也只有1024x768,無法調高,而且 Mac OS 的 QE(Quartz Extreme)、CI(Core Image) 都沒支援,這樣只要開到需要用到 QE 或 CI 的程式的話,很容易當。不過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,這樣就無法安裝 VMware Fusion 了。
S460 的顯示晶片是 Intel GMA 3100,網路上遍尋不著它的驅動程式,為了要得到好的顯示效果,我就多加了一片顯示卡。
黑金塔已經使用三個月,至今運作正常,前幾天的 10.5.7 鴻溝也順利跨越,為了留念,故有此篇。
注意:
這不是一篇教學文,在 PC 上面安裝 Mac OS,硬體環境因素影響太大了,適用於我的安裝方式,不見得適用於每一個人,除非真的有長時間測試的心理準備,再加上非有 Mac OS 不可的決心,否則真的不建議大家玩這種東西,太浪費生命了,把這些時間拿來喝咖啡、看電影,還比較有趣點。
基本常識
將 Mac OS X 裝到 PC,常見的方法有三種,
第一種是使用破解過的 Mac OS 安裝,也就是俗稱的 Hackintosh,因為蘋果電腦沒有 BIOS,它是使用 EFI 取代 BIOS,所以 Hackintosh 的作法就是 Hack Mac OS,使其認得 BIOS,得以 Boot,另外,Hackintosh 光碟中大多有收集一些常見的 PC 硬體驅動程式,所以安裝方法是最簡單的。常見的版本有:iDeneb、Kalway、iATKOS、iPC、JaS、Leo4All .......
第二種是使用 Mac OS 零售光碟安裝的方法,此種安裝方法需要另外一片俗稱 Boot-132 的開機光碟配合。首先使用 Boot-132 開機完成,然後將光碟換成原版 Mac OS 零售光碟,騙過 Mac OS,使其以為是安裝在蘋果電腦中,待系統安裝完成之後,再安裝相關 Boot Loader 跟驅動程式。
此種方法比較麻煩,可是安裝完成,可以正常使用 Apple 的跨版本軟體更新,譬如從 10.5.6 更新到 10.5.7。使用破解過的 Mac OS 安裝就不能這樣做,要升級只能等原作者釋出修改後的新版。
第三種是使用 VMware Workstation 安裝,常見的有兩種,一種是人家完全灌好的 Virtual Machine,抓下來,直接解開就可以用的,另外一種是人家 Hack 過的 Virtual Machine。
不管使用哪一種方法安裝,最重要的就是有沒有辦法驅動硬體,而最重要的硬體就屬顯示卡、音效卡、網路卡了。Mac OS 預設有支援那最好,若沒有支援,就要到網海當中去撈驅動程式了。
安裝過程全記錄
#使用 Boot-132 光碟開機。
#停在此畫面的時候,輸入「-v」,這樣才能看到開機的詳細過程,
然後將 Boot-132 光碟退出,換成 Mac OS X 零售光碟,換好之後,按下 Enter。
#到此畫面會停住,再按一次 Enter 鍵,就會由 Mac OS X 零售光碟開機了。
#這個畫面會等很久,五到十分鐘吧,沒仔細測量。
#長時間的等待,進入安裝畫面了,
安裝過程就是如此如此,這般這般................終於安裝完成。
註:
不會安裝的人,就到我寫過的文章中搜尋吧,有一篇是專門寫 Mac OS 安裝的。
#安裝過程最後會出現「安裝失敗」這個畫面,很好,不,很正常,重新開機。
我曾經遇過無法重開的狀況,那就強制關機囉。
重新開機的時候,將 Mac OS X 零售光碟退出,換成 Boot-132 光碟。
#再次由 Boot-132 光碟開機,到此畫面的時候,輸入「-v」。
#到此畫面的時候,要輸入「80」,由硬碟開機。
#然後選擇安裝 Mac OS 的磁區,再按下 Enter,幸運的話就會進入 Mac OS 的桌面。
註:
初次嘗試儘量不要分割多重硬碟,減少變數,等待累積經驗之後,再來嘗試。
擺脫 Boot-132 開機光碟
已經裝好 Mac OS,可是無法直接由硬碟開機,需要靠 Boot-132 開機光碟開機,很麻煩,底下就來擺脫它。
#要直接由硬碟開機,靠的是這支程式 - Universal OSx86 Installer。
我是只有作圖中的設定,裝完重開,就可直接由硬碟開機,不再需要 Boot-132 光碟了,Lucky。
註:
「Set Native Boot Resolution to」:這是設定開機畫面的解析度,因為預設值比較高,我的螢幕比較小,無法顯示,所以我就將它改小了。
「Install PC_EFI v9 Chameleon Edition 1.0.12」:這是讓硬碟可以直接開機的主要設定。
安裝音效卡驅動程式
#Mac OS 一裝完,Mac OS 認不得 S460 的音效卡,根本就沒聲音。
#sudo mv /Users/test/Desktop/AppleAzaliaAudio.kext /System/Library/Extensions
sudo chown -R root:wheel /System/Library/Extensions/AppleAzaliaAudio.kext
sudo chmod -R 755 /System/Library/Extensions/AppleAzaliaAudio.kext
註:
1. Apple 的驅動程式,附檔名叫 .kext,放置位置是 /System/Library/Extensions。
2. 有一支叫做 Kext Helper 的程式,可以幫助我們安裝驅動程式,可是我曾經安裝失敗過,所以後來就都用手動安裝了。
3. 上面做了什麼事:
第一行是將 AppleAzaliaAudio.kext 搬到 /System/Library/Extensions。
第二行、第三行是改變 AppleAzaliaAudio.kext 的擁有者跟權限。
#將 kext 的緩衝清掉:
sudo rm -rf /System/Library/Extensions.mkext
sudo kextcache -k /System/Library/Extensions
#裝好,重開之後,就有聲音了,耶,趕快開 iTunes 來聽音樂。
#可是聲音還是無法輸入,不能錄音或是語音聊天了。
因為我對聲音輸入沒什麼需要,所以也懶得去尋找解決方案了。
安裝顯示卡驅動程式
安裝顯示卡驅動程式,我是使用 NVinstaller 這支程式,它支援 ATI 跟 Nvidia 多款顯示晶片的驅動程式。
#Mac OS 剛裝好的畫面,解析度只有一個,1024x768。
#NVinstaller 安裝過程。
#記得勾選 EFIStudio,裝好之後,會自動開啟 EFIStudio。
#選擇符合的顯示晶片型號,按下「Add Device」。
#在跳出來的這個畫面,選擇「write to com.apple.Boot.plist」,裝好之後記得重新啟動電腦。
#若想重新啟動 EFIStudio 的話,它放在應用程式中。
#重新開機之後,就可看到多種解析度可供選擇。
#傳說中的水波紋出現了,兩秒鐘的爽度。
#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支援 CI 跟 QE。
我所換的顯示卡
Acer Veriton S460 onboard 的顯示晶片是 Intel GMA 3100,我找不到它的驅動程式,所以後來就直接加了一塊顯卡。
#S460 的外接卡需要使用短擋板才插的進去。我買的顯示卡有附短擋板,必須將擋板換掉。
#這是擋板對調之後的畫面。
#使用短擋板,才不會突出一塊,機殼才能鎖。
#這是我所買的便宜顯卡,沒有廣告的意思,跟協力廠商講我的需求,也沒講廠牌,它就送這一塊來,還好有支援。
就是要更新
聽說使用零售光碟安裝的方式,可以直接線上更新到 10.5.7,底下就來看看。
#原本是10.5.6。
#直接透過網路軟體更新...............重新開機,緊張緊張緊張,開機過程很緊張,很怕開不起來。
#噹噹噹,成功升級,爽度 100。
#附上已經伴我工作三個月的 Acer 牌 蘋果山寨機 玉照一張。
有買過蘋果產品的人看著,現在知道它所附的貼紙要怎麼用了吧 。
已知毛病
1. 音效只能輸出,無法輸入(不能錄音、視訊聊天)。
2. 無法使用 Boot Camp 輔助程式 安裝 Windows,現在是透過 VMware Fusion 安裝。
3. 睡眠會當機。
4. 效能不好,至少沒有我的 iMac 好
5. 醜。